孩子怎麼都沒有自信,不會思考

2009/01/05 06:41
 

        很多家長在選擇孩子課外學習科目的心態上,都會要立即

得到明顯的效果,數學科要考試分數明顯進步,英文科要朗朗

上口,作文科要寫出像樣的文章,當然美術科要畫出漂亮的作品,

這些都成為孩子學習成果及老師教學的能力的指標,很多老師

也會全力完成家長心中的期望,以達成業務上理想的成績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這樣家長、老師雙方都滿意的狀態,看似平衡,但孩子個人

的本質卻被漠視或犧牲掉了,家長要孩子都聽老師的教導,老師

也急於給家長一個亮眼的成果,也都要孩子聽從老師的[特訓],

當然孩子這樣配合之下,絕對有不同以往的成果,但孩子長久

在百依百諾的學習環境下,難保孩子會失去他本身獨有的特質,

甚至習慣不去相信自己的感受,失去表現自我的勇氣,覺得什麼

事都要問別人,問老師這樣做對不對,問爸媽下一步要幹麻,

從來不去自己思考,所以普遍家長覺得自己孩子沒有自信,太過

於依賴,不會自己思考,然後再安排讓孩子去上口才班補強他的

自信心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我們都知道孩子在三歲及六歲之前就是奠定人格的兩個重要

階段,我深深覺得在這個時期如果能讓孩子運用廣泛創作

(塗鴉、捏土、遊戲),習慣表達內心感受,毫無畏懼的呈現創意

想法,得到良善的互動與鼓勵,讓孩子更愛表現自我,等孩子

奠定自信、習慣思考的獨立人格後,別怕往後求學之路在壓力

之下孩子會失去自我,成為盲目追求成績分數的書呆子。

     

◎我們請塗鴉班的小朋友扮耶誕老公公,小朋友都覺得很有趣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梅迪契 兒童美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